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简介 > 教学机构 > 化工系 > 正文

梁杰,男,1964年4月生,江苏宝应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煤炭工业地下气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背景

 • 1998年-1999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后

 • 1991年-1997年:中国矿业大学,工学硕士,工学博士

 • 1981年-1985年: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学士

学术兼职

 • 中国能源学会会员,中国煤炭学会会员;

 • 《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等刊特约审稿专家;

 • 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

 • 煤炭地下气化;

 • 热能工程;

 • 煤炭燃烧和气化过程污染物控制;

 • 油页岩原位开采 。

承担科研任务

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主题项目“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化关键技术(2011AA050100)”,首席专家,课题“煤炭地下气化过程模拟及评价系统(2011AA050106)”负责人,2011-2014;

2、国际合作项目“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2009DFR60180)”,项目负责人,2009—2011;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层热解及热解产物迁移规律的研究(50574096)”,项目负责人,2006—2008;

4、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项目“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工业性试验(发改高技[2005]789)”,技术负责人,2005—2007;

5、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煤炭地下气化过程稳定控制技术的研究(2001AA529030)”,课题负责人,2001-2004;

6、企业项目20余项;

7、目前在研项目有新疆自治区支撑计划项目一项、河北省煤田地质局专项项目一项、中石化重大专项项目一项 。

荣誉及获奖

1、2011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2004年获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煤炭行业(部级)二00四年度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3、2001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

4、1996年获国家“八五” 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第四完成人;

5、2004年获中国煤炭学会(2004年度)“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

6、2008年特聘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论文、专利、专著和软件著作权

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2部,获软件著作权5项。

代表性论文

1、 煤炭地下气化过程火用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3(2):200~204

2、太原东山煤地下气化模型试验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4,32(1):12~17

3、褐煤地下气化制氢工艺的研究[J].化工学报,2004,55(增):39~43

4、鄂庄薄煤层富氧地下气化模型试验[J].煤炭学报,2007,32(10):1031~1035

5、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铅和砷的迁移规律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1):1858~1862

6、Forward and reverse combustion gasification of coal with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syngas in a simulated pilot system for in situ gasification[J].Applied Energy,131 (2014): 9–19

7、黏结性烟煤氧化破黏及热贯通特性[J].煤炭学报,2015,40(增):198-202

8、鄂庄烟煤地下气化反应区分布与工艺参数的关联特性[J].煤炭学报,2015,40(7):1677-1683

代表性专利

1、分离控制注气点煤炭地下气化炉及其工艺方法,专利号:ZL200510134205.X

2、一种煤炭地下气化出气孔双套管换热装置及换热保护方法,专利号:ZL201110429816.2;

3、钻井式油页岩原位气化干馏制油气系统及其工艺方法,专利号:ZL201110282675.6

4、一种化石能源低碳共采的方法和系统,专利号:ZL201310433758.X;

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逸夫科研楼506B

电话:010—62331601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100083

E-mail:ucgrc@vip.sohu.com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 |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