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加工工程系现有教师27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9人,讲师7人,实验员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3人,聘请兼职教授(院士)3名。
矿物加工工程系设有3个博士点(矿物加工工程、洁净能源技术与工程、矿物材料工程),6个硕士点(矿物加工工程、矿物材料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化工过程机械、流体机械及工程、矿业工程)以及一个本科招生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其中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始建于1952年,由唐山交通大学、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焦作工学院等相关学科联合组建,是以煤炭加工利用为特色的国家重点学科。1981年批准为硕士点,1984年批准为博士点,1985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8年被遴选为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该学科也是学校“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111引智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
矿物加工工程系拥有煤基浆体燃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矿物加工专业实验室以及煤炭加工中试系统,在煤炭洗选加工、水煤浆制备技术、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工、洁净能源技术、固废资源化技术与装备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矿业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居领进水平。水煤浆制备技术已实现产业化,精细水煤浆制备燃烧技术、褐煤提质改性与加工技术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粗煤泥的干扰床分选技术开始工业生产与推广,煤炭深度降灰脱硫工艺与设备在全国推广,型煤技术与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矿物与固废破碎解离、筛分、脱水技术与设备在国内外居于领先水平,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矿物加工工程系承担和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在内的多项科学研究项目。
本专业十分重视学术交流,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奥地利等国家的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以访问讲学、教师进修、联合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等形式进行学术交流。此外,本专业与冀中能源、淮北矿业集团、神华宁煤、开滦矿业集团和潞安矿业集团等大型煤矿企业建立了19个稳定实习基地,定期邀请企业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参与学术活动和学科建设。
一、机构设置
系 主 任:王卫东
支部书记:张志军
二、师资队伍
教 授:朱书全、徐志强、韦鲁滨、郑水林、付晓恒、刘文礼、曾 鸣、马力强、潘永泰、王新文、王卫东
副教授:黄 波、张玉君、杨小平、李 军、吴翠平、金 雷、张志军、黄 根、孙志明、徐宏祥、涂亚楠、周玲妹
实验员:王平平
师资博士后:李春全
三、博士生导师
朱书全、徐志强、韦鲁滨、郑水林、付晓恒、刘文礼、曾 鸣、马力强、潘永泰、王新文
兼职博导:刘炯天、程宏志、王 宏
四、硕士生导师
朱书全、徐志强、韦鲁滨、郑水林、付晓恒、刘文礼、曾 鸣、马力强、潘永泰、王新文、谢 华、黄 波、杨小平、李 军、吴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