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按科研院及按照国家政策要求,积极推进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规范管理流程,服务师生科研,营造良好科研环境。一直以来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科研成果一直处于学校领先水平,体现了我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并进一步激发了全院师生科技创新热情,不断攀登科技高峰。
我院下设矿物加工工程系、环境与生物工程系、化学工程系以及教育部煤基浆体燃料工程研究中心、公共基础实验室以及煤炭清洁加工与低碳利用实验室。我院已经形成了优势专业特色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层次结构合理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近年来,我院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60余项,以及多项横向课题,年到位科研经费稳定在2000万元,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水煤浆制备技术、矿井水处理技术、型煤制备技术、褐煤提质技术、燃煤固硫技术、煤炭地下气化等科研成果已经成功转化为生产力,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十年来我院获得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如“25万吨/年水煤浆厂工业生产技术”(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高浓度水煤浆燃料制备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富含腐植酸的劣质煤梯级综合利用技术及其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水煤浆制备技术”(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矿井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另外,我院在非金属矿物材料、选煤自动化、煤基新型材料、清洁能源开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在全国具有很高的地位。我院的科研成果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为煤炭地下气化的发展亲笔题词。1996年1月19日江泽民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等又亲临我校视察了我院水煤浆制备技术并作了重要指示,给予了高度评价。
多年来我院加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宣传和动员工作,引导和鼓励广大科研教师申报项目,每年我院组织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为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成功率,积极动员老师参加学校国家项目申报专题辅导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校内辅导会议,同时我院对老师申请书严格按学校进行二级单位形式审查,科研院对我院科研工作表示肯定。
近年来科研经费到账11700万元,其中横向科研经费到账5200余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账6500余万元,纵向经费超过横向经费,体现了我院完成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每年组织我院申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近年来共资助350余万。多次短信、微信提醒全院项目负责人,加快经费执行进度。发表论文200余篇。